评论区
发送邮件
返回顶部
纪传史
当前位置: 首页侨史长廊纪传史正文内容

许肇堆

时间:2020/12/5 14:18:36来源:龙湖镇侨史馆
字号:2191

许肇堆

(1897—1983)

许肇堆(Dr:FRANK CO-TUI),龙湖镇秀山山头村人,“菲律宾科学之父”,华人科学家。

早年移居菲律宾,获菲律宾大学医学博士后,赴美国从事医学、药学教学科研工作,任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教授和系主任、纽约科学学会研究员、美国药理学会会员,直至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医学专家。

1937年11月,许肇堆等三位旅美华侨于纽约发起创建“美国医药援华委员会”(简称ABMAC),任会长。该社团在全美(后来扩展到英国、加拿大和南美洲等许多国家)举办“一碗饭运动”,筹集善款支持中国抗日;在纽约建了一个血库,采集血液制成干血浆运往中国抗日前线,次年该血库与人员全部迁到中国,并在中国又建了两个战地血库;为中国从美国引进了预防霍乱的疫苗和抗破伤风毒素的针剂;在中国建立首个病毒研究机构——立克次氏体及病毒实验室和儿童卫生研究所,并开设了儿童指导方面的培训课程;在中国开展研究磺胺药物对流行病的预防作用;等等。许肇堆还从美国获得两支刚问世的盘尼西林(青霉素)菌种,并指导采购研制该药品所需的全部仪器、设备、试剂和溶剂,支持留美学者樊庆笙带回国开展研制工作,大大加速了中国青霉素的研制进程。在祖国危难时刻,许肇堆充分发挥他在医学外科和药学领域中的专业优势,会同美国红十字会及民间援华团体,做了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全力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为拯救千百万抗战将士和战乱中同胞的生命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抗战期间,许肇堆参与领导的社团共募集了5700多万美元,用于购买医药及设备等支援中国抗战;参与组织派遣到中国抗日前线的美加医护人员(包括白求恩大夫的医疗队),并为之配齐医药器材和药品。中国国民政府因此于1942年和1946年分别颁发给他碧玉勋章和胜利勋章各一枚。

许肇堆也深爱着菲律宾。19世纪50年代,他受聘参加菲国科学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了促进菲国科学发展的九项建议。鉴于他在编制菲律宾首部科学发展规划中的突出贡献,副总统白拉易示誉称许肇堆博士是“菲律宾科学之父”。他先后应聘任菲律宾总统府科学顾问、科学发展署顾问、美菲科学基金会副会长,为菲律宾国家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许肇堆在古稀之年回到菲律宾,不顾年事已高,仍关心侨界同胞的工作和生活,兼任菲国“许氏宗亲会”“秀山旅菲同乡会”等华侨华人社团的会医,举办医疗保健知识专题讲座和义诊,直到1983年11月24日在马尼拉谢世。

2000年7、8月间,菲律宾华文报纸 《世界日报》 以“菲律宾科学之父”和“华人科学家”为题,介绍了许肇堆的生平事迹,称他为“华人之光”。2015年中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之际,中国国际广播台、泉州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都专题报道了许肇堆的抗战事迹,高度评价了许肇堆的抗战功绩。

(资料来源:《“菲律宾科学之父”华人科学家许肇堆博士的历史功绩》)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