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
发送邮件
返回顶部
旅游志
当前位置: 首页华侨民居旅游志正文内容

檀林村导游词

时间:2020/12/5 3:46:21来源:龙湖镇侨史馆
字号:2143

【福林导游词】
侨乡福林

福林村位于龙湖镇西部,毗邻永和镇,辖区内有檀林、粘厝埔两个自然村,现总人口2669人,占地面积229.53公顷,是晋江侨乡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侨乡中的侨乡”。其乡裔上万人分衍于菲律宾、港、澳、台等地。福林村是福建省首批传统村落(2015年),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6年),2016年11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9年1月被列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檀林村具有典型的闽南地方特征,其 “五古”(即古村、古寺、古学塾、古民居及古街)彰显了其显著的历史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朴与清新兼具,自然与人文相融,具有不可复制的历史价值,是先辈留下的珍贵遗产。凸现了檀林历史文化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乡土建筑之美、生态之美……

檀林古村历史悠久,景色旖旎。相传此地因陈氏开基,故称“陈林”,后因檀树成片,改称“檀林”。元、明属晋江县十七、八都,后因弘一法师曾在该村福林寺驻锡而借寺名为村名。福林村是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典型闽南特色古村。村庄居开阔盆地,阳溪自西北而东南,曲折穿流于盆地中间,两侧田野风光,景色宜人。檀林村中住民以许姓为主,粘厝埔则全部姓粘,为满族,即古女真族,为北宋时期金国皇室完颜宗翰后裔。

福林村虽处晋南乡村,然环境幽静、适宜清修。故诸多高僧大德莅此,或净住、或掩关、或研经、或讲学。1941年5月17日至1942年4月5日,弘一法师曾于此结夏安居,由是龙象蹴踏、群贤毕至,慈云弥漫、化被泉南。在短短的10个月又20日中。大师撰修《律钞宗要随讲别录》、《晚晴集》及《药师经析疑》等书,并定期为学僧讲授《律钞宗要》等,逢寺院念佛期为大众宣讲法门要义及印光大师盛德;诸方大德亦随之而来,如广化寺方丈兼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创建福建佛学院的圆拙和尚,如曾经提借百两黄金支持中共泉州地下党之广空和尚;后赴南洋弘法卓著之传贯法师;后任泉州大开元寺住持妙莲法师等。1946年12月10日至1950年1月5日,传贯、妙莲二师于福林寺后殿二楼闭关三年,晴远、观严、道津诸法师为之护关,更为闽南佛教界所称誉之胜事。此外,近代著名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曾专程来寺参谒弘一大师,并为其画像。

福林村拥有“闽南古民居营造技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泉州南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林村有许多传统文化和具有时代意义的古建筑群落。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同时也是一种活态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多处,华侨文化对当地建筑形式起到了重要影响,三处晋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福林寺(庙宇,明万历年间建),春晖楼(民居,1946年建),许经撇宅(民居,1933年建)。村中有很多中西合璧的番仔楼,建筑细部工艺精美,工艺价值较高,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福林村的古民居建筑蕴含着成熟的审美观,凝聚着世代传承的亲情,承载着浓厚的人气。堪称“闽南民居建筑博物馆”。

“绿野山房”、“养兰山馆”是福林村启蒙教育的发祥地,也是华侨先贤兴学办校的开端。在清咸丰(公元1855年),乡侨许逊沁心系故乡子弟的启蒙教育,兴建一座书房,创立第一所学塾“绿野山房”。清光绪年间(公元1890年)乡侨许志长又在村东创办了第二所学塾“养兰山馆”。清末泉州知府李昶(李增蔚)曾到古村福林,在盛赞村景风貌之余,并送对联墨宝“养士兴贤开其先路,蒙泉育德立之始基”,后来村小学就曾以“养蒙小学堂”为校名,为百年老校檀声小学之前身。

福林古街,始建于1927年,“回”字形的古街,有西洋风格的骑楼式的两层洋房;也有闽南建筑风格的红砖杉木结构的骑楼。这些古街建筑虽有的破败不堪,但它记载着曾经兴盛的历史;记载着侨亲的历史功勋与拳拳之情;也记载着华侨对故乡不忘的乡愁!

福林钟灵毓秀,地灵人杰。村中历代名人辈出,如清咸丰年间菲岛华社之翘楚、反哺桑梓之先驱的华侨许逊沁、许志螺父子;有民国时期任厦门市首任市长、马尼拉中华商会会长,为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的华侨许友超;有1937年曾任菲律宾华侨善举公所董事长的许经撇先生;有乐善好施闻名遐迩的许志长等等,可谓胜地出英杰!

福林村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人文风情、历史遗产。2018年厦门大学在福林村创建泉州市唯一的“高校~乡村”共建实践基地(简称:清源别院),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出谋划策!福林村欲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积极开展古村落保护和乡村复兴之诸项工作。

【福林寺】

福林寺坐落在晋江市龙湖镇檀林村东南,檀林旧称福林。据《福林移溪并建福林堂记》碑载:同治甲子年(1864年)兴工移溪于乡外,溪旁旧有福林堂,已废为墟基,于同治丙寅年(1866年)复建,后改为福林寺。

现寺占地面积3026平方米,建筑面积1380平方米,分前、后两殿及护厝、园林等设施。前殿为大雄宝殿,古朴庄严,中祀三世尊佛,旁祀观世音、地藏王菩萨,两边墙壁彩绘十八罗汉。后殿祗园楼原为二层楼宇,系1932年乡贤许经梨与开山祖师转伴和尚倡建,一楼祀千年千眼观音;二楼祀释迦文佛、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并设有禅房。后殿楼宇历经六十余载沧桑,屋盖梁木腐蛀,墙面脱落,有坍塌之危。1994年由福林村老人协会倡导,向海内外贤达募捐资金鼎新扩建,改建后为三层楼宇,一、二楼依旧祀奉诸金尊,三楼为藏经阁,并勒碑纪念。寺右护厝为功德堂、斋舍,寺左为清凉园,园中花木果树荫翳、群芳纷呈。

寺旁溪涧流水潺潺,癸酉年(1933年)由爱国乡侨许经撇独资兴建一座精致典雅的拱桥横架于溪,名曰“孝端桥”,其儿孙多次重修,俗称“三代桥”。寺左侧一棵攀枝花树,树高12米,干围2.6米,枝叶参天,已有八十余年树龄。开山祖师转伴于寺前开凿“放生池” 一口,放养龟鳖鲤鱼,四周建白石栏杆并撰题多幅对联,如“放放不一到莲池;生生群 归佛国”等。里人为纪念弘一法师,特于寺前建“弘一亭”一座,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朱以撒特地为该亭撰写冠首对联:“弘法度生妙果秋丰佛光普照,一如梦觉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寺前有一方花园,丁香碧绿、塔柏青翠、云杉凌空、垂柳如丝,园中还种植多种名贵花木。寺宇、拱桥、亭、池掩映于花卉果木之中,显得格外幽静清雅。

福林寺曾有多位名僧驻锡:有后来到菲律滨弘法,业绩卓著的传贯法师;有原开元寺住持妙莲法师长期驻锡本寺,二位法师还在后殿二楼闭关三年。晴远法师亦莅寺随关,并雕塑佛像。南山律宗一代宗师弘一法师于1941年莅寺寄锡三个月,紧随其来的还有曾经提供大量黄金支持中共泉州地下党作活动经费的广空法师。近代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曾专程莅寺参谒弘一大师,并为其画像。

福林寺的楹联也十分引人注目,弘一大师亲笔撰题的联句颇多。这些楹联或直接署名“弘一”或署名“一音”,如寺左护厝门匾“离垢地”,楹联:“胜福无边岂惟人天福;檀林安立是谓功德林。”右侧花园门匾“清凉园”,楹联:“福德因缘一一殊胜;林园花木欣欣向荣。”还有:“无上胜妙地;离垢清凉园”等等,琳琅满目。

【许经撇宅】

福林许经撇宅,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现位于龙湖镇福林村东区95号。建于1933年,旅菲华侨许经撇住宅,为突龟式两层小洋楼,坐西朝东。大门门楣上书“端园”二字,石刻精美,建筑总体保存较为完好。许经撇为民国时期著名华侨,热心于晋江公益事业,对家乡贡献颇多,著名的福林“孝端桥”即为其建造。

【福林春晖楼】

福林春晖楼,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别,现位于龙湖镇福林村西区104号。建于20世纪20年代,旅菲华侨许友超住宅,系双突龟式两层洋楼,坐南朝北,钢筋水泥结构,外墙由红砖和石块堆砌,一层大门门楣上书“恒忍居安”,二层大门门楣上书“孝友为端”。大门两旁有精美的石刻影雕。晒台山花嵌剪瓷“春晖楼”,两旁还雕有花卉。许友超,晋江龙湖福林村人,厦门市首任市长,著名华侨领袖。

【清源别院】

在福建高校手执牛耳,顶着国家“211”、“985”光环,当属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自2017年厦门大学确定结对福林古村,便在本地区开创了一个历史先河,我可以荣幸的介绍:国家一流重点高校与国家级传统村落结对共建,这在尚属泉州市首例。在泉州乃至在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新的尝试。现在一座高等院校在社会上为学生设立第二课堂,是普遍做法,但一个大学与一个村落挂钩,尚属稀少,与一个千年古村落共建,那就更少!

2016年11月,从王量量、韩洁老师、李苏豫等人一行来福林之后,厦门大学就与福林古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先后带来了很多专家学者,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老师陈煜博士就此与福林古村结缘,多次在新加坡、日本等国际学术场合上介绍福林古村,三月份带领十三个学生来闽南调研,整理出版一本游学纪录《闽南侨乡行:吾乡吾厝》,书本里压轴图文介绍便是今天的主角---福林“清源别院”。

说起“清源别院”在哪里?福林人可能还不知道,说起“松柏厝”,当地人就会“哦”,恍然大悟。村长、书记、我经常不经意“基地、基地”地叫!一座房子称谓的前世今生,细说起来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若干年后,有好事之人问起何为“清源别院”,作为知情者,我有兴趣为大家“解惑”,阐述一座“别院”取名过程......

“清源别院”是厦大基地所在名称!其正式的名称是“厦门大学-福林村 高校·乡村共建实践基地”。在福林村,人称为“松柏厝”,而原因极其简单:此大厝的厝主名为“许松柏”。再来看看这座房子,这座房子建于1964年,额匾题着四个大字:“南薫獻瑞”。南熏语出《诗经•南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有成语“薰风解愠”,如心情舒畅之意 。按照泉州民居风俗,这幅大门楹联是个传统的冠头联。右边书:清晖高照階兰茂左边书:源水长流岸草香。即蕴藏旧房屋主人也就是许松柏先生的老父亲之名“清源”,又为此屋添了一丝淡淡的玄妙。

承蒙许松柏先生的慷慨与热心,这座富有特色的老房子免费借给村委会作为大学师生的调研中心。自2016年以来,厦门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法政大学的师生先后入驻过这座老房子,可以说,许先生的支持为今后开展一系列的学术研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都称它为(厦大福林)基地,可“基地,基地”,叫久了,感觉应该给基地取个适中的名字,我就跟厦大老师着商量是否给基地取个别致的名字,一提议,结果着实引起了众多老师的兴趣:

最后经过多方的热烈讨论,一致建议是采用“清源别院”,因是实践教学基地,算第二课堂,不是主课堂,"清源别院"呼应泉州历史上有名的清源书院,让其教书育人使命得以延续。另一个角度"清源"又是许松柏先生老父亲的名字,三也是别院上大门的冠头联上的两个字。

2018年1月23日举行基地挂牌仪式,从此“清源别院”作为古村保护的学术基地,开始创造历史……

【印象福林 万家灯火】

日前,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一处已倒塌的老房子里,正发生着喜人的变化,一个名叫“印象福林 万家灯火”的乡村微景观建设正在进行收尾工作。老房子的残垣边,砌着层层起伏的山墙,墙上挂着红艳艳的灯笼,老房子留下的用作压榨花生油的石构件、闲置的石磨,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山墙之间的窄巷栽着几株翠竹。这处别致的乡村微景观刚刚在2019年首届泉州市(晋江)乡村文化旅游微景观工作营中荣获一等奖。

此次为福林村进行微景观设计的嘉乡晋匠团队成员来自厦门大学以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嘉艺城乡环境设计研究所,他们中有资历深厚的老师,也有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据嘉乡晋匠团队负责人介绍,此次设计以福林村山墙为媒介,以窄巷为空间意向,通过提炼福林村代表性建筑的山墙,将其浓缩在微景观之中,形成“看过山墙,走过窄巷,灯火依然,家的方向”的空间路径和设计思路,并提炼形成“印象福林 万家灯火”的设计主题。对于此处微景观,福林村村委会主任许金錶大为赞赏,他认为乡村微景观设计既能有效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又能为村庄破败角落的改造、提升起到示范作用。

2020.08.31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