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龙湖镇福林村旧称檀林,因旅外乡贤众多,古厝洋楼鳞次栉比,侨眷生活富裕,素有“银檀林”之美誉。村中现有人口2000余人,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超过1万人,是远近闻名的富庶侨乡。檀林许氏源自瑶林一世祖爱公,传至十八世荣斋公始从石龟开基檀林,传至廿五世为扶在清朝初期移居台湾,传至廿九世逊沁可算是家族中较早前往南洋的华侨。
许逊沁(1808—1870年),又名“观海”“顺沁”“沁观”“乃仁”,因其早年旅居番邦(南洋),根据闽南俗称习惯,邑人均叫他“番沁”。番沁兄弟四人,他居长,16岁时失去母亲,幼小的弟弟早殇,以种田兼卖豆腐为生。道光七年(1827),番沁20岁时,忍痛卖掉一支家里常用的“大秤”,方才筹够出洋的路费,前往吕宋。他早期在菲律宾如何谋生,从事什么行业已经无从知晓,但是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已经成为菲岛屈指可数的华侨工商业巨子,经营范围包括木材业、糖业、珠细里(百货商)及地产等等。 《泉州府南门外檀林二落份许氏家谱》(以下简称“家谱”)载:“(番沁)勤俭营为粒积资本后,又得交于国王,是以生涯日大,利路日开……”番沁所处的时期,菲律宾系西班牙的殖民地,家谱里记载的“国王”应该是指当时的西班牙总督。
根据福林早期回来华侨的口述,大意是番沁在吕宋的糖行,食糖多得要露天存放,堆积如山,椰山、柴山(林场)无边无际,自家的店铺座座相连,他曾经拥有整条街道,并以家乡的名字命为“檀林街”。前往吕宋谋生的家乡“新客”若遇“浪帮”“无头路”(找不到工作),番沁都会热情地收留下来供给食宿,并资助他直至找到落脚的地方为止。家谱是这样记载的:“亲戚既得其提携,乡闾亦乐其攀援,所以合族人等欢忻过宋,受君工而食君饭者不下百余人。拔茅连茹,诚可庆也。”
道光三十年(1850),番沁“遂暂别宋邦之妻子,收家资数万,请诸宋王给快舟而载回归梓……”此次回乡,他娶妻成家,建筑华屋,广置良田,移溪建寺,重修宗祠,修订族谱,为家乡父老造福。番沁妣高保氏,名施牙家(1817—1871年),系吕宋女,继娶大仑乡蔡氏,名卜娘。共有八男:志螺、志纽、志洛、志益、志眩、志冬、志概、志锄。
回乡置业
根据家谱的叙述:“(番沁)所有发回资本者,又赖三弟逊好善为营谋,广置田园,给开税典,营立家室,资财饶裕……”据说,番沁曾一夜之间同时在乡中“动土”,筹建18座“皇宫起”大厝,偌大的古厝群放眼望去红红一片,蔚为壮观。古厝群经过近两百年的人为拆建及风雨洗礼,尚存顶新厝、下大厝、宝斗厝、绿野山房、典当行、油坊等几幢。据说当初建成之时,大厝之间,围墙相接,石埕相连,陌生人一旦走进去犹如进入迷宫,难以辨别方向。而且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均有枪楼(炮楼),一旦有突发情况,只要将四个大门关闭,土匪盗贼难以靠近。由于工程浩大,开工前,主人先在下大厝南侧建了一座平屋,以供师傅工人住宿,该厝相对简单,南北各5间,两侧榉头各2间,共14个房间,中间大天井,格局近似四合院,其形酷似赌具宝斗盒,故名“宝斗厝”。
现存保护较好的建筑是“下大厝”。大厝系两落五开间双护龙,前有宽阔石埕,埕边红砖围墙,埕角有水井,围墙共设置两个进出门。大厝的雕刻虽有“渔樵耕读”“金榜题名”及战斗场景等人物题材,但更偏好祥禽瑞兽和奇花异草,特别是两边榉头房间的双扇门如果关上,就可以发现榉头整排木质墙壁共嵌入6堵的多层镂空雕刻。此镂空雕刻从里往外首先是一块隔板,再外是一层“卍”(万)字锦长纹或者几何图形,最外面则是由麒麟、喜鹊、凤凰、蝙蝠、如意、向日葵、菊花、佛手、南瓜、石榴等组合而成的吉祥图案,特别是有四幅竹子透雕更是稀奇,从竹干伸出的竹叶并非随意排列,细看之下竟然组成一个一个的字,像是组合成一首诗,可惜有的已经损坏,只有“傲”“楼”“起”“南”等个别字依稀可辨。虽经多次细看反复揣摩,始终摸不着头脑。突然有一天早上有人终于从“傲吏”两个字取得突破,猛然醒悟这是唐代李嘉祐的 《寄王舍人竹楼》:“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
该厝另一大特色就是厅前四扇棂格窗构思巧妙,每扇两边“卍”(万)字锦长纹,中间分别嵌入四句诗:“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这四句诗出自北宋汪洙所编 《神童诗》 的最后四句。这样的装饰跟泉州后城济阳别墅如出一辙。只是下大厝木拼四句诗的第三句好像错了,从木条拼成的图案看来应该是“秋饮红花酒”,不知道是主人故意为之,还是设计施工中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下大厝对于整个许氏家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至今厅堂内还有一个偌大可供拜祭的公妈龛,龛上刻有三字“麟族堂”。不可错过的是公妈龛上立着一张清代的油画,画中有三男三女,据说这正是主人在海外美满一家的合影。画中许逊沁头戴红缨斗笠帽,身穿黑色马褂,手中拿着一把扇子,端庄正坐,神态威严。画中妇人应该就是吕宋女施牙家,她和两个女孩上身穿披肩,下身着裙子,手拿一方绣帕,两个男孩身着白色衣裤,外面穿一件黑色外套,脖子绑着蝴蝶结,头发油光发亮,这样的西式打扮在清朝末年只有海外才盛行,因此这画应该是在菲律宾画好后千里迢迢带回来的。
麟族堂厅口楣悬挂着一张匾额,上书“诚心保赤”四个大字,上款“署泉州府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来为”,下款“倡捐劝助安海育婴堂经费许沁观立咸丰贰年拾月日给”。安海育婴堂创设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而该匾则是1852年由泉州府正堂颁给许逊沁的。正是因为番沁对祖国家乡的贡献颇多,根据家谱的记载番沁“例授徵仕郎詹事府主簿”。
厅堂右侧墙壁悬挂着的第一张遗像则是一个身着清朝官服的人,照片中的人显得很年轻,估摸三十岁上下,可惜照片只有半身,大概看得清胸前飞禽的脖子很长,好像是大雁,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该员官达四品。据麟族堂里面住着的老人介绍,这张照片是许逊沁的儿子,从家谱可以大胆推测此人就是“例授翰林院待诏”的长子许志螺。许逊沁夫妇亦有两张身穿清朝官服的画像,可惜由于年久月深掉色开裂,但仍能看清本来面目。从这几张照片可以看出,许家在清朝末年的确显赫一时。
在番沁兴建的18幢大厝中,绿野山房亦该重点描述。绿野山房是早年许家聘请老师来村里教私塾的书房,书房于民国初期改为学堂,至1958年一直是村里子弟读书之场所。
由于时代变迁及人为更改,现存的绿野山房坐东北朝西南,面阔三间,有大厅、后轩、护龙、埕头间等,宽敞明亮,环境清幽。主人在书房前又加盖书轩叫“下房”,厅堂悬挂一卷书匾,上题“观耘”二字,系勾勒明末大书法家张瑞图的墨宝而成。如今人们从西北侧的边门出入,门上有一个大致成三角形的断裂式门楣,尾部呈涡卷状,还装饰一大四小五个五角星,清朝末年难以见得这类装饰,应该是后来改建的。据说西侧边门两侧原来有一副对联“鸟飞天上知时习,花发庭前想日新”,遗憾的是“绿野山房”四字却未见题者真名,山房护厝入门两侧对联只有上联“水云深处”四字尚可见。跨入门内便是一个书卷式窗户,窗边对联至今还被泥浆覆盖,后来方才窥其庐山真面目,联曰:“松间烛影花前酒,草阁鸡声云里山。”
主厝大门门楣背后就是一条狭长的水车堵,如果是普通的侨房,这里肯定是工人师傅们尽情发挥智慧和挥洒汗水的地方。可这里是书房,必然因地制宜写下数百个密密麻麻的小楷书,一列四字,大小一致,应该是当时的私塾老师或精通书法者所为,这无疑是该书房最好也是最直接的广告,可惜由于后来房倒屋塌、风吹雨淋,破坏得不成样子,让人不忍细看。经过反复仔细辨认,发现该篇竟然是道教的重要典籍—— 《文昌帝君阴骘文》,但只有其中前半部分,主要是劝人行善,多积阴德,这篇文章刻在侨房里实属罕见。后落厅堂墙壁原来有着许多的书画作品,可惜已基本不存,只剩下一幅许绶临摹隶书 《娄寿碑》,书后钤两枚印章,一枚为“许绶之印”。
书轩前原辟有一口六角池,因为书轩大门前的石埕呈六边形而得名,埕围石柱顶端还有方孔,应该是做围栏搭架用的。番沁的裔孙许文化热情地带我们到处参观,他清楚地记得原来水池的地板还铺上水泥,他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因为鱼常常钻到石埕地基的缝隙里,让他和小伙伴们抓不着。据介绍,这里只是内池,在书房的东南边还有一口外池,连同附近祠堂前的那口池,共有三口池塘的水均与村溪活水相通。早期池面宽阔,水流潺潺,岸边奇花异木,池中遍植荷花,泛小舟游其间,不亦快哉!
许文化指着内池边上的一根石柱说:早年船就是绑在这根柱子上,如果要去外池游玩,解开绳子就可以了。根据《菲律宾许氏宗亲总会五十五周年纪念特刊》介绍,许逊沁之孙许文韬,为前清秀才。当时家庭巨富,他尤好交游,每到秋天,内外池岸黄菊盛开,经常排筵数席,广邀地方绅衿,共来泛舟赏花,杯觥交错,累月不辍。这与村中耆老的忆述颇有出入,有的说是番沁本人所为。据说当时外池中间立有一根柱子,到访的文人骚客将船的缆绳系在那根柱子上,诗友们就在池中欣赏美景,吟咏作乐,时光仿佛停滞,不知今夕何夕。
然而光阴荏苒,沧海桑田,三个池塘周围纷纷建起高楼,涵洞淤泥堵塞,流动的活水变成一潭死水,内池用来圈养家禽,散发出阵阵恶臭,以前琅琅书声换成鸡鸭叫声,现场惨不忍睹。
最可惜的是书轩的单塌大门偷盗严重,顶堵及身堵的四块长方形雕刻如今不知沦落何处。对看堵的两块行草,破坏得只剩下个别字能够辨认,应该都是出自诗书名家之手。如今遗存四块浮雕“四季花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对应的上方,亦留有四块花岗岩阴刻墨宝,乃主人许文韬(又名经韬,字经绅)秀才的佳作,从此可以推敲处于醒目位置的书法或雕刻应该是更厉害的角色所为。
残存的四块书法石雕分别是“星河近月淡无影”,落款“绅书”;“木华迎风乾有声”,署款“经绅氏”;“早呼童子闭柴荆”,有款“水竹居士”;“钟鼓初闻远□更”(□疑为“奇”字),题款“经绅”。前两句看上去像一副对联,但四句合起来不像是一首七律,因为每句均有款。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推测这四句均出自番沁的长孙、秀才许文韬(字经绅)之手。许文韬又号“水竹居士”。
移溪建寺
番沁为家乡做了不少好事,尤其是移溪除患一事,乡人至今受益,因此念念不忘,真是功在清末、利在千秋。檀林地处丘陵溪谷,地势低洼,旧溪泥沙淤积,溪面比周边房屋地皮还高,每逢暴雨常常泛滥成灾,百姓不堪其苦。番沁回乡见此情形,为一劳永逸免除后患,替家乡人民谋福祉,捐巨资移开溪道,根治水患,既促进农业生产,又保护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移溪之后,又接纳乡人建议,捐资在溪尾重建水尾宫“福林堂”(“福林寺”的前身)。
现存于福林寺东壁之 《檀林移溪并起福林堂记》,为黑页岩质,纵34厘米,横60厘米。内文记载华侨先贤许逊沁先移溪后建堂的事迹,现将全文抄录如下,并试加标点,供大家参考。
檀林移溪并起福林堂记
事有关于一乡之祸福利害,而汲汲焉为之除害远祸,使乡人之受其利于无穷,享其福于靡既。此非功德之及人者大乎!檀林之乡,溪环三面,溪高半屋而近不过数十武。当水潦骤至,被患者不知几家,往往家人妇子中夜彷徨,卧不安席者。吾以为溪之为祸且害于是乡匪朝伊夕矣。
宗兄乃仁君为一劳永逸之举,属耆老议移而远,舒乡之困,于同治甲子年兴工,数月告竣。向之罹水患者,不啻起涂泥而袵席之,乡之人其谁不受其利与福哉?既又哗然曰:溪之上旧有福林堂,虽废为墟基,苟能别置其所,以为吾乡利与福者益多。乃仁君亦诺之,以外出不能久居也,属其役于长郎志岚君。乡之好义者复相与鼎力,遂于丙寅年九月经始,十一月落成,于以妥神灵而兴恪敬。其福且利于是乡何如?是又功德之大而足以立不朽之名者也。爰为之记。
钦加员外郎衔刑部七品京官
辛亥恩科举人许祖淓撰
例授文林郎
己未恩科并补戊午举人许有济书
新盖福林堂计开佛银壹仟叁佰肆拾伍圆
许读裁捐银贰佰圆
许依观捐银壹佰贰拾伍圆
许亘观捐银陆拾圆
许恬观捐银贰拾伍圆
许熋观捐银壹拾贰圆
许腉观捐银□□圆
许向观捐银□□圆
许蟳观捐银肆圆
许刓观捐银肆圆
许拈观捐银贰圆
许标观捐银贰圆
许顺观捐银贰圆
许帕观捐银壹圆
许元观捐银壹圆
以上扣贴水□拾圆零伍角实收银肆佰壹拾圆零伍角
翰林院主簿许观海捐银玖佰叁拾肆圆零伍角
同治五年丙寅十一月吉旦董事许德芳 许志岚许观国许从云仝立石
根据该碑刻可以知道,许逊沁(观海)当时的官职是翰林院主簿,他的捐款大概占碑中记载款项总金额的70%。许逊沁于1864年帮助移溪除患后外出,兴建福林堂之事由其长子许志岚(又名许志螺)于1866年完成。据说,番沁往外移溪后,平整出一大片土地,他就将这些土地开垦为良田。番沁早年还从南洋带回一个高大的望远镜放在绿野山房,他平时就坐在书轩门口六角池边上,通过望远镜来观察长工在眼前这片农田的耕作情况,起到日常的监管和巡查作用。
在下大厝厝后石埕上有一块花岗岩石碑暴晒在外,据介绍,石碑上面刻着捐资公益事业的来龙去脉。可惜石碑风化字迹有点模糊,经过拓片尚可辨认其中文字,擅加标点如下:“苏溪桥者,由永□安之孔道也。岁久基坏,遗址无存,行旅颇以为艰。余过是悯焉,爰倡修之。虽由旧实更新,是役也,工则鸠。苏溪里人费则余独任而已,非敢专美,谓区区者无烦众擎也。桥成,记其事如此。同治甲子年梅月谷旦,檀林许乃仁立。”苏溪在何处?邑人均不清楚。至于苏溪桥更是无从考证。后人只知道,这块碑当时是在对面那座山被发现,扛到家里来保存的。由此可知,番沁捐建苏溪桥与他移溪建寺的时间大致相同,应在1864 年。
其他故事
清末民国,晋南侨乡械斗尤烈。檀林与钞厝为争夺各种利益就曾大动干戈,前后长达18年之久,民国期间檀林乡侨许经权本欲开通安海至檀林公路,但是到了钞厝地界,由于积怨太深,钞厝村民不让通行。据说,早年下大厝后面的那幢古厝,主人特地用木材将地板隔空垫高,专门用来存放白银,地方族老前往调停械斗时,番沁的夫人特地领着前往参观。当他们看到满屋的白银后,不仅惊呆而且害怕,说了一句“艾个不免阁打”,意思是说檀林这么有钱,钞厝肯定打不过。
番沁早年曾得到两颗大英帝国的夜明珠,据说是一公一母,可在一个精致的盘子里转动自如,平时他奉为珍宝,只有家族重大活动才会拿出来让人观赏。番沁过世以后,其中有一颗不知所踪,另外一颗好像是被英国当局高价买走。为了两颗夜明珠得以完整,英国驻厦门领事馆曾出高价100万美金欲购买另外一颗,无果。
许文化的祖父许自肴生于菲律宾,他的祖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吕宋女子,17岁那年跟着祖父回到唐山,以后再也没有返回菲律宾,久而久之就融入晋江生活,邑人叫她“番仔量”。可能是因为来自遥远的海边,祖母生前很喜欢吃牡蛎,每年在她过世的那一天,许文化都会买上一斤的海蛎祭拜,以尽孝心。据悉,早年福林村共有四个华侨领回海外番女,平常只要她们聚在一起,就像鸟语一样叽叽喳喳,大家都不知道她们在聊啥。
后裔介绍
许志螺(1830—1889),番沁长子,字志岚,官篆玉田,号谦山,例授翰林院待诏。娶有四女:郭贤娘,号全德;张茉里,号慈慎,小吕宋(菲律宾)女;星戈寅娘,号懿恭,小吕宋女;萧否娘,厦门女。共有八子:经韬、经訏、经邵、经山(番名“把礼”)、显祖、扶西、吗赏、爹羔。
许志螺继承父业,与甲必丹陈谦善、杨尊亲为同一时期的人,均是当时华侨社会领导层的中心人物,侨社皆称他为许螺戈。根据菲律宾华侨义山崇福堂后墙《新仙山开用条目》 及《新仙山条规章程》 碑记的记载:光绪四年(1878),甲必丹杨尊亲向侨界募捐兴建崇福堂时,捐资者众多,许志螺系20个董事之一。
据说,早年许志螺的商业多在岷市,但私邸却建在市郊吗拉汶。他置有四马高车,气派非凡,车上装有警笛,每当驰车入市,笛声响起,路人皆闪避。因当时四马之车只有两驾,另一驾为西班牙总督所有,斯时显赫风光可见一斑。另据王赞成提供的碑刻照片显示,泉州文庙里立有“光绪壬午至丙戌仲秋(1882—1886年),兴修泉州府学文庙明伦堂,及丁亥孟秋己丑修理尊经阁,题捐芳名并出入账目”。其中“吕宋珉伊腊捐银条目”就有一列“檀林乡职员许玉田……各伍佰圆”的记载,许志螺的官篆即“玉田”。
许志纽,番沁次子,学名逢春,号东怀。根据族谱记载:许志纽于同治三年(1864)往台湾应试,取进台湾县学第四名。然而七月初五于返乡过程中,当船行到旗后港时突遇狂风暴雨,船上人员全部罹难,让人不胜嘘唏。
许经韬,许志螺长子,字经绅,号志耕,又号介臣,官篆孝符,国学生。族谱里有一篇许经韬内弟黄裳吉为其撰写的行表,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心地光明,性天孝友,凡有事必秉命父母而后行,凡有物必公诸兄弟而始慰……交朋友则义重通财,尊师傅则礼加修脯……守父志而不忘庭训,辟广厦为应试寄居,庇及寒士欢颜……多才多艺,能变能通,琴棋书画,善致精工……所有密契知交,无非名家绘友……廦耽烟霞,性爱风月,十年树木,垂荫子孙……花自领艳欣园丁之能事,粪土金钱为都下之盛称。”
从此行表可以看出,祖父番沁兴建的绿野山房主要交由许经韬负责,当时招收私塾就读的学生不局限自家,荫及的范围更广,据说是整个檀林的适龄童子。许经韬幼承庭训,诗书画艺娴熟精通,书房塌寿留其笔墨就不足为奇了。
结 语
檀林番沁家族发家于菲岛异邦,富贵荣华超过三代,兴旺发达近一个世纪,是值得记录颂扬的华侨家族,但由于时间较早,史料缺失,难以详述。该文记载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正如谱志赞曰:“君之种种事业,真丈夫之行也!岂仅以重焕门闾显荣妻子为足羡哉?”
《旅港晋江檀林同乡会特刊》 是这样总结许逊沁的伟大功绩:1.为吾乡早期往菲开荒拓殖之先驱,他带去祖国之文明、勤劳、技艺、经验,与菲人友好相处,共同开发菲岛,为侨居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2.他促进乡人往菲谋生,发展华侨事业,团结周助乡侨,关心乡人疾苦,推动故乡经济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
(梁春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