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
发送邮件
返回顶部
侨乡志
当前位置: 首页侨乡志正文内容

侨中之侨

时间:2020/12/5 5:40:37来源:龙湖镇侨史馆
字号:2016

晋江市龙湖镇,地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市东南沿海,是晋江市著名的滨海侨乡,面对台湾海峡,与祖国金门岛仅一水之隔。

龙湖镇因福建省第二大淡水湖——龙湖得名,湖中盛产鳖、鲈鱼和鳗鱼,被誉为“龙湖三宝”。龙湖自然风光秀丽,衙口海滨被誉为“东方夏威夷”;人文积淀丰厚,施琅大将军从这里走向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征程;名胜古迹众多,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施琅纪念馆、施氏大宗祠和赤虾墓等。

龙湖镇是闽南地区著名侨乡。全镇旅居海外华侨10万多人,旅居港澳台同胞12万多人;全镇归侨侨眷6.5万人,占全镇总人口数8.7万人的四分之三。

龙湖镇党委、政府历来重视侨务工作,发挥侨乡优势,扎实为侨服务,凝聚侨心,用足侨力,引进侨资,汇集侨智,推进了龙湖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侨力丰厚

龙湖镇“十户人家九户侨”,素有“侨乡中的侨乡”的美誉。

龙湖镇海外移民历史悠久。主要移居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越南、泰国等,其中以菲律宾为最。旅菲龙湖镇、村两级同乡会达41个,数量之多居晋江市首位。改革开放以来,大批龙湖人移居加拿大、阿联酋、南非、巴西等国家和地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龙湖镇旅外乡贤中政治有影响、经济有实力、文化有贡献、社会有地位的杰出人物有很多。其中,有菲律宾SM集团董事长,菲律宾华人首富,自2004年以来一直荣登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施至诚;金保利亚洲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洪祖杭;恒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连任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施子清,恒安集团董事局主席施文博等。

龙湖镇侨力资源丰厚,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体量庞大,社会有地位。旅菲龙湖村级同乡会数量占晋江市旅菲同乡会五分之一强;在菲律宾各社团中任职的龙湖籍乡贤数量最多,影响力最为广泛。

作用特殊,政治有影响。龙湖籍侨胞积极融入主流社会,与侨居国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菲总统2016年对中国的国事访问,龙湖籍侨胞做了大量的前期协调工作。施恭旗是菲律宾总统特别顾问。

持续发展,经济有实力。旅居海外的龙湖籍华侨吃苦耐劳、垦荒拓植,善于经营、励精图治,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20世纪80年代开始,更多的龙湖籍乡亲前往菲律宾经商,已成为当地社会和经济的中坚力量。

此外,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中,龙湖籍乡亲吴文拱、施学概、洪祖杭、施子清、施祥鹏等为推委委员。晋江龙湖籍侨胞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有吴秋北、施家伦,荣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有董吴玲玲、施维雄、施清流、施荣怀、何富强。

报效祖国

晋江龙湖的海外华侨,始终有爱国爱乡的情怀,无论走到哪里、走得多远,都不忘“摇篮血迹”。他们视祖籍国的强大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为己任,支援祖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积极支持和参与祖国经济建设。

在中国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龙湖华侨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杰出代表如许立、许志猛、许友超、许肇堆等。

许立(1905—1971),石龟村人,菲律宾归侨。1925年到菲律宾谋生,开始投身于职工运动。1935年秋,他在菲律宾发动职工、学生和文化界人士,成立“中华民族武装自卫会菲律宾分会”等抗日团体,领导菲律宾华侨进行抗日斗争,1946年回到国内参加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许立历任全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职,是中国杰出的革命侨领。

许志猛(1909—1990),石龟村人。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出任菲律宾华侨文化界抗亡协会执委,并组织菲律宾华侨成立“菲抗日锄奸义勇军”,任总指挥。1949年回国,先后在全国政协、全国侨联等部门任职。1978年调致公党中央工作,任联络部部长、副主席等职务。他为抗日战争胜利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许友超(1900—1962),檀林村人。“九一八”事变后,他出任菲律宾国难后援会及中国航空建设协会马尼拉分会副主席,积极从事抗日救国运动,曾被日军逮捕关押一年多,出狱后仍继续从事抗日斗争。

许肇堆(1897—1983),秀山村人,早年侨居菲律宾,长期在美国从事医学、药学、心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任“美国医药援华会”主席。抗战后期,他从美国获得两支问世不久的盘尼西林(青霉素)菌种,并指导采购、研制有关设备,支持华侨樊庆笙带回国。1944年底,第一批盘尼西林在我国面世,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七个能生产此类药品的国家,为战时救治伤兵和难民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爱家乡

旅居海外的晋江龙湖华侨,素有报效祖国、回馈家乡的情怀,只要有益于祖籍国、民族、家乡的公益事业,无不鼎力而为,慷慨捐输。正是这种炽热如火的家国情怀,成就了龙湖侨乡随处可见的“华侨元素”,形成了热爱家乡公益事业、急公尚义的优良传统。

1850年夏,檀林村许逊沁在村中同时建起18座皇宫式大厝,包括祧内大厝、新乡大厝、典当、油坊、书房等。这些建筑首尾相接、鳞次栉比。

 “长顺”建筑群,见证了清代衙口18个对台贸易商号的繁荣历史。“长顺”系施琅族亲施至扇兄弟在台湾鹿港的商号,于18世纪中叶开始营建。

龙湖镇现保存较好的洋楼153栋,大多建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多数为两层至两层半结构。其中单层面积最大的为梧坑村拱辰别墅,层高两层半,占地面积833平方米,建筑面积1775平方米。坐落于檀林村的“端园”,建筑精美,已成为石构建筑的学术案例。

走进龙湖,华侨建造的一栋栋古大厝、洋楼,谱写了一曲曲华人华侨爱国爱乡、叙说乡愁情怀的不朽乐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龙湖镇侨捐累计6.3749亿元,支持家乡交通、电力、水利、教育、文体、医疗等有关建设,推动了侨乡经济社会发展。龙湖镇各项侨捐名列晋江市前茅,许多侨亲受到福建省政府和泉州市政府的立碑表彰。

正如龙湖镇党委书记陈希轩说的:过去和现在,旅居海外的龙湖侨亲关怀家乡的建设发展,对家乡进行投资兴业,捐资家乡铺路修桥,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改善家乡人民生活,极大地推动了龙湖经济的发展和家乡面貌的改变。可以说,龙湖镇经济、社会的发展,乃至每一所学校的创办,都离不开华侨的支持和贡献。

用足“侨力”

龙湖镇党委、政府立足侨乡人文地缘优势,打好“侨牌”,用足“侨力”,依托侨联、商会、同业协会和旅外同乡会等社会组织,扎实为侨服务,认真维护侨益,争取侨心,凝聚侨力,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龙湖镇在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上取得了许多可喜成绩。其中,有不少港澳同胞来龙湖投资办厂,规模较大的有百宏集团、百凯集团、利瑶集团、万兴隆集团、福兴集团等。百宏集团成立于1993年,投资6800万美元,现今发展有百宏纺织化纤实业、百宏纸品等9家分公司,人员1.3万多人,年产值93.969亿元以上,是龙湖的龙头企业。

龙湖镇先后荣获“福建省24强乡镇”“省文明乡镇”“省明星乡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织造名镇”等荣誉称号;全镇经济发展年年上新台阶,2019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96.33亿元,比增14.6%,增幅位居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74亿元,比增27.4%,增幅位居全市第五;财政收入预计完成8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中国织造名镇”顺利通过复评。取得这些成就,除了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科学谋划和全镇上下团结奋斗外,也离不开海内外乡亲对家乡发展的鼎力支持。

继往开来

打造侨乡新龙湖,力推更上新台阶。近几年,龙湖镇党委、政府立足侨乡特色,主动对接“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和晋江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发展机遇,更加注重人才引导、平台创新和交流融合。抓紧抓好石墨烯科技园、晋南华侨国际医院、智库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华侨“创二代”“创三代”回归工程,吸引海外侨亲人才回乡创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业态新、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

凝聚侨乡正能量,再塑美好新侨乡。当前,龙湖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维护广大华侨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归侨侨眷,围绕打造“产城乡”融合的现代化滨海宜居小城镇,建设“活力、开放、生态、宜居、幸福”新龙湖。我们正在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打造美好新龙湖,再塑魅力新侨乡,谱写新时代龙湖侨乡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